发布时间 : 2025-03-17
文章热度 : 974
在游戏世界中,吸血鬼的形象并不再仅仅是打打杀杀,而是涉及到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。几百年前,吸血鬼的形象可能无法预见,而今,它们已经从令人畏惧的怪物转变为神秘且优雅的传说生物。这一变化与文学和影视作品对吸血鬼形象的艺术再造密不可分。例如,当年《暮光之城》在青年群体中风靡,很多玩家也因此开始将吸血鬼刻板化为俊男靓女的形象。
在我玩过的众多游戏中,吸血鬼通常被设定为代表力量与永生的高级单位,与人类等其他种族形成鲜明对比。然而,在新近独立游戏AGGAME出品的《Cabernet》中,吸血鬼并非无所不能,反而常常受到制约,更需要处理人际关系。游戏中设计女主角不仅不对人类施以牙齿,而是吸取兔子的血液,这体现了求生的必要性。如果你的声望不佳,或者不愿意伤害他人,就不得不寻找替代品来维持生命。
在《Cabernet》中,吸血的行为反倒成了一件麻烦事。为了隐蔽自己的身份,女主需要先施展魅惑,让目标失去意识,而魅惑生效的前提是对方的信任,因此你得先通过对话提高好感度。但即使如此,被吸血的人与女主的关系仍然会恶化。这种设计让玩家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对话后,只能从半小时前的存档重头再来。
在游戏设定中,角色被过度吸血会导致死亡,但操作界面无法直接显示对方的健康状况,结果是明明是可怕的吸血鬼,反而在吸血时处于劣势。此外,吸血的描绘可能让人觉得不适,玩家甚至可以购买成品血液,但这样一来,女主的财富将迅速枯竭,引发“缺钱”这一困扰,带来更多道德 dilemmas,这与现实很相似。
《Cabernet》中吸血鬼的潜入能力也被用来行窃,但进行偷窃的前提依旧是人际交往,因为如果没有屋主的邀请,吸血鬼就无法进入他人的领地,每个吸血鬼都必须修习人际交往的课程。尽管吸血鬼的存在面临着诸多限制,但他们依然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,通过资金购买装饰品和提升属性。作为一款对话RPG,女主的属性会影响对话的发展,增强属性的主要手段是通过阅读书籍。
这种设计让人对吸血鬼的幻想有所减弱,毕竟理论上,作为高级生物,主角该有更酷炫的能力来操控人类。然而在《Cabernet》中,吸血鬼有许多规矩需要遵守。这让我反思,若将其放在不同的题材,诸如魔法或巫术,即便是隐身或飞行技巧等,都不会改变吸血鬼本身的迷人魅力。
在短短十分钟的游戏体验内,《Cabernet》展示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横版卷轴设计,缺乏复杂的交互,传达出一种“贫穷感”。我曾在变身蝙蝠后无意间进入一个死角,导致了坏档的发生,这类小bug时有出现。或许因为其画面艺术感与粗糙设计的结合,一些玩家误以为该游戏的创作者是斯拉夫人。
尽管飞行是主角最实用的能力,其他能力在日常中却基本用得上。然而,如果仅靠这一点,确实很难解释《Cabernet》在Steam上获得的好评。去掉“吸血鬼必须看到鲜血”的刻板印象后,这款游戏实际上很适合你在雨天静静品读——游戏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对话,且对白全程配音,对于那些热爱沉浸式阅读的玩家而言,尤为吸引。
同时,游戏中的恐怖时刻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与一般实体书相比,《Cabernet》的优势在于,叙事节奏由玩家掌控。由20多个角色构成的剧情,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支线或秘密,随时跟随故事走向变换叙事的角色,保持了新鲜感。
关于吸血鬼的设定,《Cabernet》更像是通过吸血鬼的视角,让玩家感受到19世纪东欧的风土人情与动荡变革。女主角从人类转变为吸血鬼的过程中,曾因报考医学院而深陷焦虑。转变后,她被迫放弃过去,与贵族和民众之间形成了一种纽带关系。
随着剧情的发展,主角面临着“长生种之间的相处”、“长生种与短生种的区别”,甚至是“要不要将身边的人转化为吸血鬼以求永生”。在完整地体验了八小时的故事后,最令人震撼的时刻依然是岁月的变迁——旧时代的小镇人民发起革命的瞬间,标志着贵族阶级的逐渐没落,而下一秒的画面则切换至现代。这种变化仿佛宣告着,无论是人类,还是吸血鬼,终究无法抵挡时代的步伐。
听着女主缓缓回味与每个角色的邂逅以及他们的命运,最终迎来20世纪新年的欢庆时刻,我对“寿命论”,对吸血鬼这一种族,确实又有了全新的理解。这便是AGGAME为我们带来的独特体验,让人思索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。